本月進行中

日期︰10月23日 - 11月23日(四至日) 時間︰1 - 7 pm 地點︰微光.虛室(12/F 365) - 「微光.虛室」(Lumospatium, 簡稱LUMO)已正式對外開放,首個作品精選「德文攝影書大獎 𝟐𝟒/𝟐𝟓——作品精選」同步登場。從得獎攝影書中挑選出的精華作品,等待你慢慢翻閱與發現。

日期︰2025年11月1日 - 2026年1月11日(一至日) 時間︰2 - 6 pm 地點︰3678 space(8/F 367) - 2026年就快到了!今次邀請了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Riso Studio製作新一年的日/月/年曆。除此之外,還會展出各工作室的Risograph作品(包括 Zine & Prints) ,展現Risograph印刷的魅力。

現場演出 日期︰11月1日(六) 時間︰7 - 8 pm(6:30 進場) 地點︰熔爐(9/F 367) 費用︰$150 / $100 (學生票) - 裝置藝術展演(免費入場) 日期︰11月2日(日) 時間︰1:30 - 6:30 pm 地點︰熔爐(9/F 367) - Porcupine (when we cry, the ribbons fall) ,這場由香港新銳藝術家葉穎姿呈現的實驗性現場表演,邀請觀眾參與一場解構儀式,透過直擊內心的沉浸式體驗,探索自我認同與社會認知的本質。此創作透過空間與物件的並置作為象徵實體,深入探討主體視角下的內在景觀——其感知被妄想與矛盾的超現實所形塑與扭曲。

《從看⼀場公餘場開始 — 陳廣華作品集》 日期︰11月2 - 29日(二至日) 時間︰1 - 7 pm 地點︰艺鵠書店(14/F) - 《新書發佈簽名會及藝術家分享活動》 日期︰11月8 、16及22日(六及日) 時間︰2 - 4 pm 地點︰艺鵠書店(14/F) - 本書展示了香港多媒體藝術家陳廣華的創作歷程,橫跨90年代⾄今。從早期的⽔彩畫開始,到油街時期當代藝術的啟蒙,以及⽜棚註村時期的持續創作,作品集收錄了陳⽒歷年藝術創作,包括過百張繪畫、多媒體裝置作品及20多⾸現代詩。

日期︰11月7 - 30日(五至日) 時間︰1 - 7 pm 地點︰一九九九藝術空間(10/F 365) - 開幕:11月8日(六)3 - 6 pm - 《月 月》,文櫻瑺的個人展覽,作品圍繞文氏在旅途中或日常一隅所邂逅的收藏。它們並非被動的模特兒,而是藝術家生活日常中沉默的見證者。

日期︰11月7、14、21、28(五) 時間︰7 - 10 pm 地點︰熔爐(9/F 367) 費用︰$2,000*(共4堂) / $550*(單堂) - 星期一,返工…… 星期二,返工…… 星期三,返工…… 星期四,返工…… 星期五,返工…… 星期五,放咗工、嘆杯茶、食件手工麵包、畫畫水彩,讓心靜下,讓身退休,好好享受每天努力得來的成果。 (*費用包括artist grade水彩顏料和各種水彩畫紙)

日期︰11月8 - 29日 時間︰1 - 7 pm 地點︰艺鵠藝術空間(6/F 365) - 開幕:11月8日(六)4:30 - 7 pm - 導賞活動︰ 第一場:11月16日(日)4 - 5 pm 第二場:11月23日(日)4 - 5 pm - 這裡由一股更高的存在主宰著因果,引領或控制自己到未定或已定的一方。 我們嘗試看透、拆解,將可知和不可知握在手中。窺視生命軌跡的欲望、探查爪痕的主、追求理型的焦慮、在不可逆時空埋下未來的柳;是人終能用第三稱看透一切,還是依然是心像中的鯉? 願想觸碰未知,成為宏觀中的塵;夾在去和來之間,於焦躁和安逸中環迴踏步。 這是關於自我定義與被塑造之間的過程。如何感受,如何察視,如何決定。

日期︰2025年11月12日 - 2026年1月31日(三至日) 時間︰12 - 8 pm 地點︰西西空間(7/F 365) - 為紀念作家西西女士(1937 - 2022),西西基金會於富德樓成立第一個紀念及推廣她的地方「西西空間」。首個活動「西西的房間盒子:從縫熊開始」將西西的作品及「故居客廳」活現眼前,又展示她最廣為人熟知的興趣——手造毛偶藏品,讓我們從她獨特的空間視角看到事物裡的趣味和情味。

日期︰11月15日(六) 時間︰8 pm 地點︰twentyalpha(13/F 367) 費用︰$160(18歲以下半價) - 11月份Twenty Alpha將會聯同香港本地藝術派對計劃Panic Library合辦一次特別的活動。活動將呈現來自維也納的亞洲巡迴藝術家Subletvis的沉浸式抽象聲響以及本地藝術家Kelvin T自行研發數碼編程電子樂器演奏。
最新藝評

梁翠萍整個展覽,都在思考她和過身父親的記憶。父親數年前離世,梁因是次展覽而作出研究,展開她於生死儀式場合的自願性參與工作,並於基督教的生死儀式中觀察及體會生命。(……)這種表達或策展手法,既不是陳述性敘事,亦不是素描或描繪性概念的方法,這裡真正展現藝術家繪畫在當代表達、感受傳遞,以及記錄的更多可能。雖然梁所採取的不是具象的直接表達手法,但透過局部的氣氛營造和含蓄而充滿細節的演繹,無法言語的情感反而能在感受上連結在場的觀者,證實藝術中視覺為語言(visual as language)的更大溝通可能。……

「Asterisks」,即文案中常用作註腳與修訂的星號,同樣可從象徵意義指向物質性的理解,如電子所傳達的光束,甚或閃爍的訊號燈等。如此拆解展覽的題旨,便能引領我們嘗試以一種物質基礎的觀看方式去理解這個展覽。(……)眾多不同的物料,並非僅被任意挪用,而是參與了藝術創作的過程,成為不可或缺的行動者(actant),並與藝術家持續互動、碰撞。……

原作的尖刺深植德國語境,「Job centre + 抽籤改革 + 名車」合成觀眾一眼就認出的社會景觀。然而來到香港,這套符號未必自動成立(……)視角亦構成距離。文本採取「後改革」視角——假設制度已落地,再討論其連鎖反應。這對德國觀眾十分貼身,對香港觀眾來說,則較像外地實驗……

我享受「吉」帶來那資訊超載的快感。言詞針鋒相對,貫穿全劇,批判和矛盾一直強烈,現場樂師鄔磊鋒間中介入,為連番的激烈對立和昂揚宣言加注標點,替義正辭嚴的聲討吶喊和官話說明增添玩味……

「莫比烏斯環」是令數學家興奮的概念,作為立體,卻只有一個立面,遊走其中,為無盡循環。它反而讓馮伊雯感到沮喪,想到難以掙脫的規訓和限制。同名展覽設在港島西狹小地舖,扭曲且無頭的手腳與死物離心橫飛,被力量控制......

不能容忍的沉默 於語言邊界之外,無法清晰表達自身處境,語言反覆遲疑,彷彿只能繞著恐懼與失落打轉。這種寫作風格不追求劇情推進,而是將死亡轉化為一種持續存在的陰影,一種滲透日常、讓人失語的氛圍......

可食用詩歌:閱讀以外的方式 將詩歌讀出,然後撕成一片片,呑進肚子,再緩聲吟誦。 晚上7時半,張欣怡與汪倩作某種神秘的巫師扮相,一人戴黑色闊邊帽,另一人身披黑紅相間的斗篷,在滂沱大雨與反覆的雷聲中開始表演......

玩咗先講——《真•臨時遊樂場》 曾經聽過一個說法,小朋友天生就知道要怎麼玩,無論是隨手的一支畫筆、一件玩具或是公園的遊樂設施,他們總能用童趣的思維創造獨特的打開方式......

與尚且能忍受的不適並存 「格式化」是一項適用於電子產品的指令,刪除電腦或硬碟內所有資料,並將設備回復至原廠預設狀態的功能。周睿宏個展《格式化》劃分成兩個空間,第一間展廳以垂降的格網狀鋁架《招架》佔據整個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