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其他新聞

香港政治藝術點修科 To Make Art Politically ?

時間:10/8, 17/8, 24/8 (逢星期三) 晚上7:30 – 9:30pm 【*27/8 (星期六) 3:00pm 第四節(免費公開課)

身處「後雨傘」的香港當下,藝術若為我們生存的思考夥伴,我們對此脈絡下的藝術認知新情景可有充足的思考麼?究竟我們城市的藝術可以如何、又或正在如何回應,甚至摸索、介入、參與相應的發展及開創未來的想像?當中出現了什麼的問題值得我們關注?香港於回歸後的特殊社會政治處境,其實讓我們有必要也有條件優勢,去就藝術與政治兩者的思辯空間與知行的辯證,提出更深刻的反思。課堂將把當代藝術晚近的美學政治討論揉合於香港的藝術脈絡及案例,在積累的討論基礎上,開啟對現象更具系統的梳理與更尖銳的評析。 講者: 劉建華 (a.k.a. Jaspar Lau) 課程費用:$150 全三節; $60 一節 第一節:【政治藝術旨趣的圖譜梳理】 政治與藝術關係萬千,政治藝術也有不同類目層次可分,政治藝術究竟是政治還是藝術?該如何評斷?怎麼有學者認為美學是無目的性,又有的認為它本質是政治性的?這些歸根究底得要釐清什麼是藝術、什麼是政治、什麼是美學判斷、什麼是當代藝術、什麼是現代性?我們為什麼談論藝術? (討論個案:《十年》/Thomas Hirschhorn的Make Art Politically「政治地做藝術」說) 第二節:【從藝術社運到後雨傘】 在香港藝圈結構下,政治藝術一直不特別蓬勃卻也不全缺席,回歸後介入城市空間的藝術行動開始頻多,並出現「藝術公民」及社運藝術之說,雨傘運動的佔領區也據說呈現了港人的創意,藝術圈與社會運動這種藝術與政治的連結論述,來到後雨傘又如何續寫,或我們對於這進路有否足夠反省? (討論個案:黃宇軒/黃國才/關尚智) 第三節:【從介入到「後-政治地藝術」省思】 若當代藝術經歷過的「建制批判」、「社會參與性藝術」等,都能以「政治地藝術」統攝,傳統的「政治藝術」的「藝術地政治」又如何安置呢?當騎劫與介入成為遍地開花的一種藝術形式手法,或為藝術評論所泛用,被藝壇所吸納消費時,美學的自我批判還可以怎樣走下去,迎對西九與市場共舞的時代? (討論個案:程展緯/梁御東) 第四節(公開): 【香港政治藝術傾計會】 在當代藝術裡其實還要抽選談政治藝術嗎?看當下的香港藝術發展,這似乎不幸真的有此需要。我們面對了一波又一波關乎藝術志業的價值及意義的爭議,得回卻是如現實政治般的意氣分裂。把握課程開啟的討論,傾計會將就本地重點事件議題勾出關涉政治的基本爭議,讓學員與藝術工作者及公眾共同就問題作探討交流,求開引出香港當代藝術一浪接一浪有理有節的公共討論。 *27/8 (星期六) 3:00pm 嘉賓講者: 張嘉莉 ( Clara Cheung) 關於講者: 劉建華 1971年生,畢業於中大新亞藝術系,曾任中大人文學科研究所研究助理。1998年開始撰文投稿,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場刊文章遭審查後,愈發關心本地政治及政治藝術的問題。除撰寫評論文章(並於2007年獲「藝術發展獎」)及策劃展覽與交流計劃外,亦參與創立前社區藝術實驗空間「活化廳」,近年則隨「生活館」學習務農。 - 過去政治藝術相關評論/近期特約文章(選列/*附網上版): 〈去他者的邊緣化〉〈擦邊?球在那裡?〉《零座標的疆域》(2007) 〈本土與當代 – 後後九七的香港社會與藝術行動〉《地軸轉移》(2007) 〈「對唔住,我算唔算臥底?」 — 從出賣的經濟到失敗的政治〉 (2010) 《關尚智藝術事業小年代記》(2010) 〈藝術連結社運的香港「行動」臨界點〉《藝術觀點》(2011) “Politics of a Bio. Hong Kong Art: From Dissemination to Usage,” Hong Kong Eye (2012) 〈一種恃持藝術專業化發展的政治意識失當:有關藝發局與M+的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安排惹來的爭議〉(2012)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網站 〈人怎樣活?〉《以乜易勿》(2013) 〈香港藝術的飛躍與本土的消亡〉《典藏》(2014) 〈一張懸空橫額作品的社區藝術空間基礎條件政治〉《創意空間-東亞藝術與空間抗爭》(2014) 〈改變自己的生活世界(來!)〉,《藝術觀點》(#58/2014) 〈從反到本 重返到地〉,《後桃花源記:錦田-釜山藝術交流計劃》*(2015) 〈自策,一場生命政治的辯證〉,《策你老毛 阿金藝術計劃》(2016) 〈改變社區、充權工場的藝術奇趣蛋〉(《移動磚頭》展評* / 2016) 《一刀雙刃(《心安是歸處》展評*)》(2016) - 策劃展覽(選列/*聯策): 《文化交流與干犯組織》(2003) 墨爾本@West Space* 《斷估唔拉!?》 (2008) Para/Site HKJCCTP*@Osage 《Fair Enough》 (2009) 火炭@Blue Lotus Gallery 《「小西九」雙年展之「街坊物語」藏散篇》(2011) 油麻地@活化廳 《以乜易勿》(2013) 特拉維夫@Hanina Contemporary Art* 張嘉莉 生於香港,曾任中學視覺藝術科教師、現為C & G藝術單位創辦人、非牟利藝術團體「二二六工程」及「藝術到家」的要員,積極策劃及參與不同的藝術展覽。同時,也在不同的院校作兼職講師、為不同的機構設計和策劃藝術教育項目。近年創作以行為藝術和混合媒材為主,回應當下之餘,也多從女兒的玩具及兒童科學書籍取得靈感。

報名 查詢: 28934808 / hello@aco.hk

Tags:

Recent News
bottom of page